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專題】醫療人員紓緩防疫疲勞 抄心經、來杯立陶宛啤酒

北榮院長陳威明(前左2)與副院長侯明志(前左)視察接種現場。(圖片來源:中央社

COVID-19 疫情燒了兩年多,民眾都難免會防疫疲勞,醫療防疫團隊為了紓解壓力免於防疫麻痺,有人抄心經、爬山放空,有的小酌立陶宛啤酒感謝友誼疫苗,在疫情下偷空喘口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幾乎天天挑燈夜戰開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說,抗疫最辛苦之處在於「拖」與「變」,「拖」是疫情拖得很久,「變」是疫苗供應到貨情況與變異株持續在變化。

COVID-19疫情燒了2年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說,抗疫最辛苦之處在於「拖」與「變」,「拖」是疫情拖得很久,「變」是疫苗供應到貨情況與變異株持續在變化。圖片來源:中央社

 

因應疫情與疫苗的「拖」與「變」,王必勝說,指揮中心決策團隊研商各項防疫措施以及計算分配疫苗量,壓力雖大,但偶爾也會輕鬆一下,小酌立陶宛啤酒,感謝友好國家送暖。立陶宛在 2021 年 6 月 22 日宣布提供一批 2 萬劑 AZ 疫苗給台灣,成為第一個宣布捐贈疫苗給台灣的歐洲國家,事隔 3 個月,再宣布捐贈台灣約 23 萬 6000 劑疫苗。

王必勝也提到,指揮中心開會時有一些小禁忌,例如先前疫情平緩時,疫苗施打率難以提升,有人開玩笑稱「有疫情才會想打疫苗」,連忙被眾人打斷,深怕一語成讖,真正出現疫情。

去年 5 月中旬,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社區疫情爆發,從 5 月 11 日到 19 日,全國疫情警戒標準從第 2 級躍升至 3 級,民眾宅在家,學生線上學習,餐廳停止內用,街上人車稀稀落落,形同半封城,但醫療防疫人員卻要堅守第一線。

在疫情嚴峻的關頭,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每天召開疫情會議,身為院內抗疫總司令的他壓力不小。他接受專訪時回憶,當時每天早上抵達醫院,第一件事就是抄寫一遍心經,幫助心情穩定,假日開完疫情會議後,也會抽空到山上走走。圖片來源:中央社

 

在疫情嚴峻的關頭,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每天召開疫情會議,身為院內抗疫總司令的他壓力不小。他接受記者專訪時回憶,當時每天早上抵達醫院,第一件事就是抄寫一遍心經,幫助心情穩定,「抄了 100 多遍,現在都可以倒背如流」。他熱愛爬山,趁假日開完疫情會議後,會抽空到山上走走。有次他爬象山,爬到很喘時,到路邊無人處脫下口罩休息,未料經過的路人馬上叫嚷「你怎麼沒戴口罩?!」

儘管被指正,吳明賢能充分理解和支持。他在受訪時笑著說,這顯示台灣公民素質高,是防疫成功的關鍵。

喜歡爬山的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表示,他在疫情期間,每天早上6時就到專責病房巡視了解患者狀況,「每天光在醫院內走路就不只一萬步」,疫情稍緩時,也會把握週末早上時間到醫院附近的山林走走。圖片來源:中央社

 

亞東醫院收治重症確診病患,經歷了一場院內感染,同樣喜歡爬山的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笑稱,他在疫情期間,每天早上 6 時就到專責病房巡視了解患者狀況,「每天光在醫院內走路就不只一萬步」,疫情稍緩時,他把握週末早上時間到醫院附近的山林走走,幾乎將周邊的山全都爬完。

北榮院長陳威明(前左2)與副院長侯明志(前左)視察接種現場。(圖片來源:中央社)

 

熱愛攝影的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疫情前常帶著愛犬「斑比」上山下海,拍照留下美好回憶。但在本土疫情期間,民眾非必要不外出,他說,「連狗都沒辦法出門,壓力很大。」陳威明說,疫情期間支持他的信念之一,就是儘速將防疫工作完成,解決病毒肆虐後,可回歸正常生活,出門遛狗。

屏東枋寮醫院曾經發生 Delta 變異株病毒院內感染,院長蘇宜輝說,疫情緩解後已經開始分批舉辦員工旅遊,犒賞醫護人員們過去一整年的辛勞,希望也能帶動心情、充實自我。他說,儘管有新的變異株侵襲,但隨著疫苗人口涵蓋率愈來愈高,加上有好的防疫方法,應可慢慢走向邊境開放,恢復經濟活動,回歸正常生活,這才是未來的目標。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