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新北男打BNT後死亡 莊人祥:司法相驗釐清死因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資料照)。

新北市 42 歲男子接種 BNT 疫苗後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該個案有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日前上班時胸悶、冒冷汗,送醫不治,將司法相驗釐清死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公布最新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數據,昨天全台接種 23 萬 6619 劑,累計接種超過 1849 萬劑疫苗,人口涵蓋率 58 . 88 %,劑次人口比 78 . 94 %。

在不良事件方面,昨天共新增 71 件非嚴重不良事件、 53 件其他疑似不良事件以及4件死亡個案,死亡個案包括2例接種 AZ 疫苗後死亡,年齡介於 65 歲至 69 歲,接種當天到8天間;另有1例 71 歲民眾接種莫德納疫苗9天後死亡,1例 42 歲接種 BNT 疫苗後8天死亡。

媒體報導,該名 BNT 疫苗死亡個案為新北首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名 42 歲男性本身是第9類對象,有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於 10 月1日接種 BNT 疫苗, 10 月9日上班時突然胸悶、冷汗,送醫急救不幸死亡,將司法相驗釐清死因。

近期 BNT 疫苗預約狀況降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有2種可能,首先,前陣子疫情期間,有警覺且有接種意願的民眾很早就預約接種;另一種則是對疫苗有猶疑的民眾,疫苗預約、注射率相對就降低。

陳時中呼籲,打疫苗利大於弊,不能等到有危機才打,打完疫苗也需要時間才能產生效果;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接種 BNT 疫苗前先照心電圖的建議,陳時中則說,若以研究形式可以考慮這樣做,但還要提到專家會議討論。

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指出,有民眾接種完 AZ 疫苗後下肢腫脹,明顯是血栓導致,但卻因血小板數值無異常不被認定為血栓。

莊人祥說,民眾接種疫苗後,無論個人或醫院認為有懷疑,都可通報不良事件,並向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 VICP )提出申請,指揮中心沒有預設立場。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