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牛放屁也有事 專家示警畜牧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

資料照。屏東牛結節疹疫苗開打。圖片來源:中央社

根據氣候變遷第6次評估報告,甲烷為導致全球暖化的因素之一。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表示,據統計「腸道發酵」占甲烷生成量 29 %最多,也就是「牛放屁」,畜牧業產量再躍升會是警訊。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IPCC )於9日公布氣候變遷第6次評估報告( IPCC AR6 )-第一工作小組報告的最終版草案( final draft of WGI AR6 )。針對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中午舉辦「全球氣候變遷科學報告線上專家對談」。

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今天表示,目前全球增溫在攝氏1.5度內的目標可能完全失守,要考慮在2度內應該怎麼做。

彭啟明指出, IPCC 報告中提到,甲烷是導致全球暖化的因素之一。根據統計,全球甲烷生產量最大宗是「腸道發酵」占 29 %,口語的說法就是「牛放屁」;占比第二才是使用油或瓦斯占 20 %。因此畜牧業產量再躍升,對甲烷上升是很大的警訊。

彭啟明認為,氣候變遷對台灣的壓力很大,在最劣情境下,因為熱島效應,台灣的升溫會比別人高,可能很快就有攝氏 40 度高溫出現;另外降雨強度增強,預估降雨量可能會多約 30 %,如前幾天西南氣流造成累積雨量達 2000 毫米可能就變成 2700 毫米,莫拉克風災2、3天累積 3000 毫米可能就變成 4000 毫米。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今天表示,台灣過去 100 多年來夏季愈來愈長、冬季愈來愈短,在極端高碳排的情況下,台灣 2060 年可能就沒有冬季;但如果理想的情況下,台灣 2050 年大概還會有 50 天的冬天。

許晃雄進一步說明,台灣的趨勢和全球類似,未來幾十年會持續發生,愈嚴格控制溫室氣體、碳排放等影響會愈小,但若一切如常,未來的影響就會大很多。

許晃雄也補充,假設達到淨零碳排,溫度是只會維持不會下降,整體來說應該降低整體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才能同時控制升溫和空污。

根據中央氣象局測站觀測資料,台灣年平均氣溫在過去 110 年( 1911 至 2020 年)上升約1.6度,且近 50 年、近 30 年增溫有加速的趨勢;台灣的氣溫變遷影響四季分布, 21 世紀初夏季長度增加到約 120 至 150 天,冬季縮短為約 70 天,近年來,冬季更縮短至約 20 至 40 天。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