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張之豪專欄》小戴把生涯最精華的時刻獻給台灣,我們該支持他的任何決定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在天與地之間,你會選哪一個?

你有一雙天使翅膀,可以往最高的天際飛翔,你會繼續飛,還是會給其它的孩子一雙翅膀,讓他們也變成天使,也敢飛,也能飛?

小戴把她職業生涯最精華的時刻,獻給了我們。

2017,戴資穎,23 歲,達到她羽球職業生涯前所未有的巔峰。

2006,她才 12 歲,就打到台灣全國乙組冠軍,成為甲組國手,征服國際賽事,到了 2016-2017 左右,她達到最巔峰,各國舉辦的頂級超級賽,印尼、丹麥、香港、世羽聯、全英羽、馬來西亞、新加坡、亞錦賽,四處征戰,四處奪冠,到哪裡都所向披靡、一路連莊。

白目的外行人,會問白目的問題。

2018 年,小戴得到亞運金牌後,一名中国記者提問,「妳長時間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這個比賽前,還沒拿到大賽冠軍證明自己。你心急嗎?你覺得這是對全世界球迷、對自己最好的證明嗎?」

小戴說「沒有什麼需不需要證明,就是這樣子比賽,贏了就贏了,輸了就輸了。」

小戴不需要再更多的頭銜證明什麼,在頂尖運動員的世界裡,她的對手,就是寥寥數人,我們在重大賽事裡,看到前八強、前四強的,就這些人。

冠亞軍,對最頂尖的選手來說,就是當天的狀況是不是最佳的問題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在奧運裡的各國國手,為何對對手總是充滿敬意,因為,在他們的頂尖世界裡,華山論劍,就是這五大高手的對決,彼此都是可敬的對手,也是學習的對象,洪七公輸給了歐陽鋒,不表示洪七公不是絕世高手。

高手彼此之間是尊重,圍觀的人怎麼看,就是國民素質問題,大家心理有數。

但離開了頂級運動員的世界,那個庸俗的「大賽冠軍證明」的標準,仍然是看熱鬧的外人才看懂的東西。
大賽,指的是什麼?

在羽球界,所謂大賽,就是羽球界唯二的一級賽事,「世錦賽」與「奧運」。

世錦賽攸關積分,拿下世錦賽冠軍,就是「大賽冠軍的證明」。

小戴最巔峰的 2017 年,她確實曾經可以參加世錦賽,也最有機會拿下冠軍,要這些外行人閉嘴。

但小戴沒有。為什麼?

因為 2017 的同時間,台灣在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也就是「世大運」。

「世錦賽」與「世大運」,兩個賽事撞期,一個是高額積分、高額獎金,個人羽球生涯的最高成就,一個是把榮耀留在主場台灣。

很會算計的人,只會為自己口袋著想的人,只會為了自己個人的成就汲汲營營的人,都會覺得,這兩個比較,根本不用思考。

當時甚至有一個泛藍的名嘴說,戴資穎捨棄世錦賽,去打世大運,根本就是叫李遠哲去背九九乘法表。
但是,小戴的心裡想的,不只是她自己。

針對選擇世大運,放棄世錦賽,小戴說:「台灣很難得辦一個大型運動賽會,我覺得我一定要留下來,跟著大家,跟著其他選手,一起去支持這個比賽,希望可以把最好的成績留在台灣。」

「在台灣比賽,我覺得非常好,因為會有很多人來看,而且會有很多人,去支持,然後看到所有選手,可以在台灣的場上發揮,我覺得任何的單項,都是非常需要被支持的。」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在台灣難得主辦的大型運動賽事,小戴身為台灣出身的羽球世界冠軍,她要把獎盃留在台灣。在這個多數人看熱鬧,體育發展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各種條件都不利的台灣,她希望透過她的參與,讓更多台灣人,看見台灣的頂尖運動選手,在各個單項運動裡,展現出最好的自我。

到國外去征戰,得到的是羽球圈內人的關注與肯定。

留在台灣,參加世大運,是讓所有的台灣人參與在其中,讓台灣人看到。

在台灣的孩子心中,種下一顆顆的種籽,不論是啟發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啟發她拾起球拍,或是穿上柔道服,或是踏上田徑場,或是穿上拳擊手套,或是踏上投手丘。

甚或是啟發我們政治人物、公共事務的參與者,更去實質投身台灣體育改革。

這些,都是那個選擇放棄世錦賽,投入世大運的小戴,所應該掀起的漣漪。

前天是李登輝前總統的辭世週年,台灣體育界的改革與被重視,正是從李前總統把體育政務,從體育司,提升為體委會開始的。

李前總統也在晚年,提出了「我不是我的我」這個概念,一言蔽之,就是在「個人私利」之上,「給自己更高層次的動機」之意。

小戴在 23 歲那一年,在自己職業生涯最巔峰的時刻,選擇了台灣,就是這個更高層次的動機。

今年,小戴已經 27 歲,在職業運動員的生涯裡,已經在與時間賽跑。天才型的新人輩出,甚至這次的女單羽球冠軍,中国的陳雨菲,幾乎就是以戴資穎為唯一假想敵在訓練自我。

這次奧運,小戴征戰奧運金牌,為了她自己嗎?這就像世錦賽一樣,小戴不需要證明什麼。

但為台灣多拿下一面奧運金牌,卻是在理當最平等的國際賽事裡,卻仍必須被稱為「Chinese Taipei」的台灣,很需要的。

我輩的台灣政治人,不需要因此己願他力,把什麼政治的重擔放在小戴身上,但小戴確實不曾在這些訪談裡,說她要最好的成績留在「中華台北」,是吧?

對小戴昨晚的比賽,再說什麼誰失誤太多,這些都是很多餘的,難道小戴十幾年的職業羽球生涯裡,是靠我們這些羽球外行人來幫忙出什麼偉大的見解而成為羽球女帝的嗎?

圖片來源:中央社

英文裡有一句話說,我沒有教你怎麼做你的工作,也請你不要來教我怎麼做我的工作。

如果我們要以小戴作為一個故事,我們該傳頌的,是台灣曾經有個世界頂級的人,在她最可能接觸到天空的時候,把溫暖留給了這塊土地,讓每個孩子,都勇敢作夢。

無須,也不要,再加諸什麼期待與壓力在小戴身上,從小戴身上,我們該看到的是,她為台灣做了這麼多,那麼,我們每個人,又能為台灣做什麼?

小戴接下來要不要、該不該繼續征戰下屆的奧運,那是她的決定。

我們該做的,是不論如何,都全力、毫無保留地,支持她。

小戴加油,我們永遠支持你。

原文出自張之豪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