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移工宿舍感染風險高 新加坡靠2招穩住疫情

新加坡已啟動移工疫苗接種計畫,待接種率提高後,將放寬宿舍移工的生活限制措施。(新加坡人力部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新加坡抗疫之路3苗栗電子廠日前爆發外籍移工群聚染疫,新加坡去年也曾因移工宿舍爆發大規模群聚感染,連續好幾個月每天新增數百人確診感染 COVID-19 ,甚至還一度連續4天破千,有好幾週的時間,新加坡都是東南亞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新加坡的營建業勞力來源以外籍移工為主,圖為當地一處工地。圖攝於6月9日。圖片來源:中央社

 

當時,新加坡有超過 32 萬名移工住在 40 多個外勞專用宿舍,約 12 人至 20 人擠在一個狹小房間內,一有人感染,疫情很快就蔓延開來。面對這個燙手山芋,星政府透過隔離宿舍移工、進行普篩,區分感染者與未感染者,歷經數個月,終於暫時穩住移工疫情。

人力部長陳詩龍曾形容,「去年 10 月 13 日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那天是去年3月底以來,新加坡首度未出現移工宿舍確診案例的日子,從那時起,當地移工宿舍未再爆發大規模疫情,至今僅偶爾出現零星案例。

●疫苗接種定期檢測 防移工宿舍疫情再起

對於未來如何防範移工宿舍再爆疫情,人力部發言人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安排未被感染過的宿舍移工接種疫苗,再加上定期檢測,都是強化宿舍抗疫韌性的關鍵措施。

新加坡政府今年3月起啟動宿舍移工疫苗接種計畫,人力部指出,截至5月 31 日,約1/5住在宿舍的移工(5萬 5000 名)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另有6萬 7000 人已打了第一劑,「作為全國接種計畫的一環,將持續推動移工接種疫苗」。

當地媒體報導,人力部近期也開始為先前感染過、但已康復的移工接種一劑疫苗,增加保護力。

除了疫苗接種外,定期檢測是另一項關鍵防疫措施,其中包括試行快速抗原檢測。人力部表示,「這類經常性的檢測將讓我們能更快找出感染者,快速圍堵任何可能的傳播」。

新加坡宿舍移工以從事建築業、海事業的勞工為主,截至6月 24 日,新加坡累計有5萬 4526 名宿舍移工染疫,約占境內總確診人數的 87 %。

儘管宿舍移工確診人數高但死亡率很低,人力部去年底指出,僅有2名宿舍移工因感染 COVID-19 過世。其中的原因包括染疫移工多屬輕症患者,也有專家指出,這跟新加坡優先隔離年紀較大及有其他健康問題者等風險較高族群的防疫策略有關。

新加坡靠打疫苗及定期病毒檢測,防止移工宿舍再爆發疫情,圖為宿舍移工接種疫苗。(新加坡人力部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大規模篩檢 分階段因應移工宿舍疫情

在對抗移工宿舍疫情這場硬仗中,篩檢扮演關鍵角色。人力部及衛生部說明,去年4月到5月的主要目標是遏止宿舍疫情,在實施類封城「阻斷措施」的同時也隔離所有移工宿舍,利用這段期間擴增找出及隔離宿舍感染病例的能量。

在這段期間內,當局優先檢測從事必要服務業的移工,讓未感染者能持續工作,發送體溫計、血氧機到各宿舍,移工每天測量2次並回報,當局也在各個移工宿舍設立醫療站,就近提供協助。

隨後6月到8月的目標是清除宿舍感染,針對所有宿舍移工進行系統性檢測。在感染發生率較高的宿舍,則對所有移工進行血清及 PCR 核酸檢測,若血清檢測呈陽性,代表過去曾被感染,只需隔離7天,陰性者需要隔離 14 天,且隔離結束時還要接受 PCR 採檢,以確認沒被感染。

當局解釋,這樣混合的策略是為了讓已康復移工避免長時間隔離,能儘快回到工作崗位。

到了8月左右,所有宿舍移工都至少接受一次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11 月初左右,超過 98 %的宿舍移工獲准復工。

另一方面,為降低傳染風險,新加坡政府也著手改善移工居住環境,例如每間房的居住人數已降至 10 人以下,並規劃興建 11 個移工專用的宿舍,可容納近6萬名移工,以降低外勞宿舍居住密度。

新加坡已啟動移工疫苗接種計畫,待接種率提高後,將放寬宿舍移工的生活限制措施。(新加坡人力部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接種率提高後 逐步放寬限制措施

自疫情爆發以來,宿舍移工生活受到極大限制,先是強制在宿舍隔離,復工後,每天生活範圍大多限於工作場所及宿舍兩地。隨著疫情趨穩,人力部表示,去年8月起逐步放寬對宿舍移工的限制措施,包括允許移工恢復使用宿舍內的烹飪設施等公共空間。

新加坡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家梁浩楠受訪時直言,「他們真的很辛苦」,生活受到很多約束。不過,為了控制疫情恐怕也必須得這樣做,他說,移工宿舍房間「有如一堆火柴」,若一個人感染,很容易傳給其他人;希望移工儘快打完疫苗,這樣未來發生群聚感染的機會就會變小。

人力部指出,當越多宿舍移工接種疫苗及新加坡疫情進一步改善後,「就能夠再次逐步放寬對宿舍移工的限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