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客家語詔安腔剩7千人會講 李秉璋傳承獲貢獻獎

圖片來源:中央社

教育部今天頒發「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西螺農工歷史教師李秉璋致力傳承台灣只剩約 7000 人會講的客家語詔安腔,強調「語言不可滅,文化不可亡」,獲得肯定。

2月 21 日是世界母語日,教育部今天提前公開表揚1 名終身奉獻獎、8名個人獎、2組團體獎,肯定他們持續推動本土語言,守護台灣的各種母語。

李秉璋 10 多年來靠自學,致力守護自身的母語。他接受媒體聯訪指出,詔安腔是客家語六腔之一,但相較四縣、海陸等,使用的人較少,幾乎都集中在雲林縣二崙、崙背的幾個村落,且被周遭說閩南語的社區團團包圍,形同「語言島」。

李秉璋回憶,當初回外婆家探親,發現客語問候無法聽懂,不得不轉為閩南語,這也凸顯當地村落雙語現象及詔安腔的危機。後來,他開始參加各種研習、課程,甚至不惜凌晨4時搭車北上,到客家電視台參加配音班,全家人也都一起跟著,越學越有興趣。

近年來,李秉璋開始參與「新編客家語六腔辭典」編輯、寫作「閱讀越懂閩客語」專欄,近年幾乎是詔安腔活動無役不與。

李秉璋說,詔安腔是客語六腔中,唯一來自福建省(源自福建漳州府移民,其餘都源自廣東省),因此與其餘五腔不太一樣,例如「水」、「船」、「稅」、「睡」等字,讀起來完全不同。用字也很有特色,例如說打瞌睡是「啄睡( du ˊ fe )」。

李秉璋表示,日本統治時代,政府認為詔安腔會在 50 年內滅亡,現在還有人會說已算難得,靠的是村裡一代一代的傳承。客委會曾調查,台灣約剩 8000 人會說詔安腔,但近來人口老化、年輕人移居都市,恐怕只剩 7000 人左右。

「語言流失最大的危機,就是家裡不講。」李秉璋認為,不只是學校要教,社區和家庭也要多多說母語。他接送孩子上下課、一起用餐時,都會盡量說客語,也用獎金鼓勵孩子參加客語認證,獲得不錯成效。

對於教育部修法,將本土語言納入國中必修,李秉璋保持樂觀。但他提醒,像雲林縣學生在選修時,恐怕多數還是以閩南語為主,客語較為弱勢,希望教育單位多鼓勵和引導。他也希望當地高中職免試入學的超額比序,能將母語列入加分條件,讓學生更有動力學習。

今年「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終身奉獻獎頒給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曹逢甫,肯定他多年來以深厚的語言教育學術基礎,編纂閩南語、客家語的線上辭典。他接受媒體聯訪時謙虛地說,投入研究 20 、 30 年,獲得肯定非常高興,但畢竟已 80 歲,該退下來了,希望青壯輩能夠接下傳承語言的工作。

曾創作出「空笑夢」、「風吹風吹」等膾炙人口歌曲的王武雄,也是得獎者之一。他相信詞曲可以走入每個人的生命裡,賦予語言另一種生命力,只要能讓大眾輕鬆接受、理解,就是學習語言的好方法。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今年得獎者都把母語當做一輩子最熱衷的事,不管面對什麼困難挑戰,都不會停下腳步。他也特別提到2個團體得主,華府台灣學校一直以「台灣人要會講台灣話」的理念辦學,讓台灣母語在世界上有更多的發聲機會。大漢之音調頻廣播電台則是有7成的節目用客語製作,是客家鄉親最熟悉的聲音。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 Icyang . Parod )則提到, 50 年前他讀國小時,曾被罰掛「請說國語」牌子示眾,看到現在教育體系整個翻轉,全力推動母語,感觸良多。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