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選育5大台灣原生樹種 木材自給率拚2027年5%

圖片來源:中央社

農委會林試所長張彬今天表示,已聚焦相思樹、櫸木、香杉、台灣杉及台灣肖楠5個台灣原生樹種,建立台灣人工經濟林,要讓台灣木材生產自給率從現況的0.6%, 2027 年提高至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今天舉行「翻轉台灣木材自給率,台灣原生樹種成救兵!」記者會。

張彬指出,6成土地被森林覆蓋的台灣,林地面積約 220 萬公頃,但是木材自給率卻僅有0.6%,超過 99 %仰賴進口,萬一出口國發生任何影響出口量的事,台灣對木材的需求就會遭遇困擾,例如 2018 年加拿大森林大火即影響其木材出口。

他並說,近年各國積極提升木材自給率,日本目前自給率約3到4成,預期在 2025 年要超越5成;韓國也要從1.5成提高至 2030 年的5成以上。

台灣也不例外。張彬說,林試所已擇定5個台灣原生樹種,進行優質造林苗木培育,包含相思樹、櫸木兩種闊葉樹,以及香杉、台灣杉及台灣肖楠三種針葉樹。

他說明,之所以稱為優質,是因為經過選育,才進行造林苗木培育,未來人工造林可採用經過育種選育的優質苗木,且苗木培育預計明年陸續進入人工林,3到5 年內可擴大進行人工林的商業栽植。

這5個樹種都是製作家具、地板材、結構材的常用木材,市場價格名列前茅,具高經濟價值。

林試所設定目標,張彬說明,希望 2027 年木材自給率從目前的0.6%,提高至5%,這幾年在做的是相思樹與櫸木育種選拔,相思樹被詬病歪七扭八,櫸木則有分岔、利用率差的問題,透過選育長得通直的樹,選育優良下一代。

林試所補充,對照台灣過去砍伐天然林的林地約 42 .7萬公頃,雖都栽植為人工林,但缺乏經濟性栽植計畫,人工林每公頃的木材蓄積量目前僅 132 立方公尺。

林試所導入經濟性人工林規畫,要在國內現有的人工林裡,取 10 萬至 11 萬公頃做為經濟性人工林生產專用,經濟性人工林面積約占台灣林地面積5%,將輪伐期定在 30 年為目標,每公頃的木材蓄積量可達到 600 立方公尺。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