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只能無情地隔開雙方、激化矛盾嗎?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由台灣援建的新建築將邊界的預鑄混凝土塊轉化成為族群融合的推手,致力促進兩個族群共存共榮。
大型吊車把吊臂伸進半空,拉起由鍍鋅鋁合金板組成的巨大孤狀物,金屬板在豔陽下射出耀眼光芒。
地中海西風吹拂近百公里,到了土耳其、敘利亞邊境勢頭依舊迅猛。工人用麻繩繫住朝向地面的拱形構造物兩端使勁牽掣,以免它隨風擺盪,乍看之下彷彿兩人同時拖曳著飄颺的風箏,正跟強風拉鋸。
這裡是土耳其南疆哈泰省( Hatay )雷伊漢勒巿( Reyhanli )中心一處營建工地, 6000 平方公尺大的基地上正在興建由 52 個單元組成的龐大建築群。
在吊掛作業開始之前,工地已被近 300 塊各有 11 噸重的預鑄混凝土牆整齊分隔出 52 個毗連的空間單元。吊車把拱形構造物放上混凝土塊頂端後,再由工人以特製螺絲鎖緊,讓每個單元有了拱形屋頂,電動起子這時發出「答答答」的巨大聲響。
出身土耳其北部黑海地區的工班來到南部敘利亞邊境,為此一建築群組裝拱形屋頂。8月天,南疆白天高溫達攝氏 40 度,比他們黑海老家高出 10 幾度,直教人吃不消。工人利用氣溫略低的晨昏時分加快腳步, 52 個拱形屋頂已完工近8成。
這座擁有 52 個造型奇特拱形屋頂的建築群已定名為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 Taiwan-Reyhanli Centre for World Citizens ,簡稱台灣中心)。基地距土、敘邊界才3公里,邊界圍牆另一邊就是衝突熱點伊德利布省( Idlib )。 2018 年初兩國關係緊張時,從牆那一頭射出的數枚短程火箭曾造成雷伊漢勒多人傷亡。
在這樣的邊境怎麼會有以「台灣」為名的建築?
這座當地人口中的「新巴扎」(巴扎為有頂巿集)由安卡拉畢爾肯特大學( Bilkent University )建築系助理教授裘振宇規劃設計。他為建築籌備近4年,以跟當地人「搏感情」方式進行深度調查研究後才開工,得到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的信賴和巿長哈吉歐魯( Mehmet Hacioglu )充分授權,真正工期只需要不到3個月。
哈吉歐魯告訴中央社記者:「 Chiu (裘)除了是這棟建築的規劃者、建築師、志工,還是第一個贊助者。他過去3年8個月帶著學生到雷伊漢勒調查研究超過 30 次,非常了解雷伊漢勒,我們也非常了解他。」
去年3月底首度當選的這位邊城巿長 10 日任命裘振宇為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執行長、任命敘利亞難民瓦力( Mhd Walid Abdi )為專案經理。
裘振宇說,分隔建築群 52 個空間單元的預鑄混凝土塊來自於分隔土、敘邊界的圍牆。圍牆過去無情分隔雙方,如今將幫助兩個族群共存共榮。而拱形屋頂設計理念則源自敘北阿勒坡大清真寺( Great Mosque of Aleppo )的拱形迴廊。
他說:「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的每一個拱形屋頂大小和比例跟阿勒坡大清真寺迴廊的拱形構造相同,而且也朝向麥加。」始建於8世紀,現有建築興建於 11 至 14 世紀間的阿勒坡大清真寺於 2013 年4月毀於內戰炮火。
雷伊漢勒巿位處古代貿易與交通要道上,與阿勒坡同為古絲路所經,兩地相隔僅 60 幾公里。在接納十餘萬敘利亞難民的雷伊漢勒複製阿勒坡大清真寺的拱形迴廊,這何償不是一種療傷。
出身阿勒坡的瓦力就說,拱形屋頂總讓他想起老家。
2013 年躲避內戰而跨越邊界的他已 28 歲,卻直到今年才從安卡拉的大學畢業。但是難民身世和環境磨難也為他造就出奇適應力和幹勁。母語阿拉伯語之外,瓦力還說一口流利土耳其語和英語。他以敘利亞難民身分獲土耳其的巿政府任命重要職務,得到認同,並且「相信每一個有相同背景的難民也可以做到」。
他告訴中央社記者:「我是敘利亞難民,從阿勒坡到這裡已經7年,深刻了解難民的困境,以及土、敘兩個族群的衝突與無奈。感謝土耳其能讓我在雷伊漢勒安身立命,也感謝巿政府給我這個重要職位。我將竭盡所能致力於讓土耳其人和敘利亞人共生共榮。」
瓦力接下來將是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各項計畫的實際推動者。他期許自己像裘振宇一樣地為這個曾被戰火波及的邊城無私投入,「不辜負台灣的期望」。
哈吉歐魯說:「 Chiu 有夢想,對雷伊漢勒、對這座中心有願景。他讓我們變得瘋狂、驕傲。因為我們蓋了土耳其第一棟這樣瘋狂的建築。他把我們串在一起,在雷伊漢勒這土地上做了不一樣、新的、好的事情。」
他希望裘振宇帶給這個邊城多一點希望,「讓我們更有能力去處理敘利亞難民危機。他有我們百分之百的信賴跟支持」。
但是裘振宇表示,過去4年其實是雷伊漢勒「教我怎麼做一個建築師」。
「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讓我了解到建築師應有的社會責任及回應廣大群眾需求的能力。」他告訴中央社記者:「在過去我是個建築師,幫大家把這棟建築蓋出來。從今天開始我是這建築的經營者,將建立一個不分國籍、互助合作的群體,讓每一個生命在雷伊漢勒更好、更平等。」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