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磐石艦官兵抗體結果差異大 張上淳曝2大原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磐石艦官兵抗體結果差異大,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坦言2大主因,包括以不同方式、病毒部位檢測,抽血時間點是另一原因,距發病時間愈長,愈有機會驗出。

海軍敦睦艦隊群聚事件累計病例達 31 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立即對病例集中的磐石艦 370 多名官兵抽血驗抗體。截至昨天,抗體檢驗結果已全數出爐,但同一檢體卻在不同實驗室出現不同結果。

有專家質疑,台灣確診個案早已突破 300 例,為何直到磐石艦隊事件爆發才開始進行抗體檢測,過去為何沒有發現3間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差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解釋,國內早在沒有出現確診病例之前,就已擬定好個案通報、處置、留置等措施,一旦個案確診也大多直接留置採檢院所進行隔離治療,沒有特地集中到特定院所,因此患者散布在全台不同醫療院所當中,相關資料、檢體也多在各大醫院手上。

至於抗體檢測問題,張上淳說,過去早在白牌運將事件時,指揮中心就曾針對可能感染源的浙江台商進行抗體檢測,考量國際間沒有標準檢測方法,因此指揮中心曾同時委由兩間實驗室進行檢驗,結果均一致,後來磐石艦隊事件爆發時,昆陽實驗室已準備妥當,才將檢驗實驗室增為3間,最初檢測磐石艦5名發燒者的檢測結果也一致,直到後來一次檢測 300 多件檢體,檢測結果才出現分歧。

張上淳指出,正因抗體檢驗尚無統一標準,各實驗室以不同檢測方法開發出不同的檢測模式,即便檢體相同,也可能採用病毒不同部位做為抗原進行檢測,導致結果出現差異。

其次,抽血時間點也可能是抗體結果差異的主因之一,他解釋,愈接近發病、感染的時間點,檢驗出的抗體可能愈微量,面對同樣微量的抗體,不見得所有檢測方式都檢測得出來。

張上淳說,昨天已邀集3間實驗室人員開會,逐一檢視一致、不一致個案狀況,決議部分個案將在2至4天內以不同方法重新檢測,另有部分官兵可能再次抽血;不過,他強調,抗體檢測與這次的防疫措施沒有太大關係,畢竟官兵都已隔離檢疫,也做了準確度高的病毒檢測,沒有傳染給他人的疑慮。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指揮中心之所以對磐石艦官兵抽血驗抗體,主要軍艦為密閉團體,希望藉此了解病毒可能傳播方式,對於未來防疫有參考價值,雖無法直接診斷,但若檢測量夠大,對於解讀現象將有所幫助。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