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5G標金過高影響資費 學者籲補助研發並行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TeroVesalainen

5 G 頻譜競標標出新台幣 1421.91 億元的天價,市場擔憂過高的標金將會反映在行動通訊的資費,影響消費者使用意願。學者強調,政府應確立標金專用於電信產業發展,補助與研發並行。

5 G 競標結果今天正式出爐, 5 大電信業者將在今年 7 月起陸續開台,而消費者端的 5 G 資費方案,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由於台灣首次 5 G 競標金額衝出全球第三高,市場一般預料 5 G 資費將居高不下,月租費應該會是新台幣千元起跳;但 5 大業者競爭態勢恐持續,加上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先前指出, 5 G 不管在企業專頻專網或民生數據傳輸,得標者也應注意合理費用訂定,來保障消費者權益,民眾應可放心不會出現天價資費。

台大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教授林宗男指出, 5 G 的發展牽涉國家的產業進步與生活模式轉變,這次堆高的標金確實會對 5 G 往後的發展造成影響。不過他認為,高標金已經是既成事實, 5 G 高額標金就視為是政府預先收取的 5 G 稅金,並將這筆收入確立為「專款專用」,取之於電信的稅金則用於電信的發展。

林宗男指出,羊毛出在羊身上,當電信業者取得 5 G 頻譜的成本提高,未來勢必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他指出,政府應該以相關政策支持業者進行 5 G 建置,例如補助加速建置或是進行前瞻運用研發的電信業者,降低業者的成本,進而也能使得消費者使用的成本降低。

林宗男也提到,過去有人提出發放電信消費券,支持消費者換購新機、使用 5 G 服務,也是可行的方式。他說,不論是哪種補助措施,使用的經費都應該是來自於專款專用的 5 G 標金。

林宗男提醒,政府未來在擘劃相關 5 G 計畫時,包含偏鄉建設、 5 G 的普及率,甚至是 5 G 相關技術研發,都應該由這筆經費撥用,如此也能對於台灣 5 G 產業發展及消費者使用層面有所助益。

交通大學副校長林一平指出, 4 G 升級至 5 G,資費增加在所難免,政府可由 5 G的標金中撥出一部分的經費,規劃做為「電信消費券」,透過降低成本增加消費者升級的意願。

林一平說明,雖然對於消費者而言,目前 5 G 並未出現殺手級應用,大多數的服務都能在 4 G 上使用,加上 5 G 的使用成本提高,因此誘因不足。但是對於技術人員而言, 5 G 與 4 G 有著天壤之別,對於消費者而言相同的服務,但在這兩個領域是截然不同的技術。

林一平強調,發展 5 G 技術是必走的路,而且能量要夠大,才能降低成本。當消費者逐漸養成使用 5 G 的習慣時,相關的 5 G 技術也可以不斷的精進,成為正向的循環,帶動產業發展,使用者體驗也會不斷提升。而發行電信消費券,是目前最有效也最符合人性的措施。

針對未來 5 G 資費,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表示,比照其他國家, 5 G 資費都比 4 G有 60 % 至 100 % 的成長,而台灣 4 G 本來就是全世界最便宜,如有任何人期待不增加,等於電信業要跳兩次樓,蠻不合理,所以「 5 G資費肯定較 4 G 高」。

觀察韓國 5 G 經驗, 3 大電信初期主打「吃到飽不降速」促銷方案,換算約新台幣 2400 元,且因 5 G 手機祭出高補貼,與沒有吃到飽的 4 G 資費落差不大,因此成功吸引消費者;而台灣的電信資費因低價競爭已久,進入 5 G後的資費恐很難讓消費者「無痛升級」。

觀察中國 3 大電信業者的 5 G 資費,門檻較低,約新台幣 550 元左右,但取消了吃到飽。有台灣電信業者認為,目前台灣 4 G 每人每月傳輸量達 25 至 30 GB,國內用戶已習慣吃到飽模式, 5 G 很難取消。

根據 21 世紀基金會委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對全台手機用戶調查結果顯示, 72.6 % 受訪者認為 5 G 月租費不能超過千元,顯見民眾已習慣台灣物美價廉的上網環境,未來 5 G 價格如果大幅上漲,民眾接受程度恐怕不高。

部分電信業者樂觀期待,電信業要在 5 G 時代讓市場回歸合理競爭,建議 5 G 資費「慎始」,並積極衝刺加值服務,依據不同的服務內容,收取不同的方案,把過去在 4 G 時代流失的平均每戶貢獻金額(ARPU)賺回來。

研調機構預期,電信業者將定位 5 G 為 Premium Service,即針對電信有較高品質要求的客戶所設計的服務,而 5 G 高階智慧型手機如 iPhone 的補貼則將影響用戶升級的意願,預期 2020 年後電信市場將因 5 G 產生全新的市場競爭規則。

NCC 代理主委陳耀祥下午出席 5 G 頻譜競價結果記者會表示, 5 G的標金確實高過 NCC 和行政院設定的目標,但是消費者不用過於擔心,NCC 及行政院有政策工具,以萬全準備面對,讓消費者不但用得起,也有良好的服務品質。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