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若韻旅法探索生態記錄 創作無懼走向未知

圖片來源:中央社

旅法影像工作者李若韻從海洋資源科學轉向紀錄片拍攝,雖未能如願進入法國紀錄片學校,但她在歐洲探索各地居民的自然觀及生態紀錄片敘事的可能,在創作上無懼於走向未知。

1982 年生的李若韻於 2001 年到 2005 年在高雄中山大學就讀海洋資源系,由於想記錄大自然的故事、想學習電影語言及藝術,於是考上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投入生態紀錄片拍攝工作。

海洋資源是與自然有關的學科,因此她對生態方面的新聞特別關注,她不時發現一些關於大自然的報導敘事方式「很奇怪」,有些太吹捧保育活動,然而不是所有措施都真的對整體環境有益,例如把原有的樹砍掉,新建花園和號稱環保的建築,這類做法都很有辯論空間。

李若韻在高雄求學時,曾進行鳥類觀察計畫,觀察鳥類同時,不免注意到人類行為,例如把濕地當成動物園一樣照料,以人為刻意方式提高生物多樣性,並發新聞稿宣傳;但她認為,並非生物種類多就等於復育得好,應該盡量維持自然、不刻意引入原本環境裡沒有的動植物,媒體對此若沒有警覺,很容易把錯誤的生態多樣性知識傳遞給大眾。

李若韻受訪時表示,她曾在一次研討會中質疑生物多樣性的定義,結果使得自己的鳥類觀察計畫受阻,從此她漸漸瞭解到,生態議題中也有權勢、也有人性。

從這些經驗出發,李若韻開始認識「生態政治」這門學問,想提出自己關於生態的想法,因此從理科跨到廣電所。

李若韻在台灣從事數年生態紀錄片工作後,於 2015 年赴法學習,隔年獲得法國動物紀錄片研究所(Iffcam)錄取,可惜學費超出負擔,最終未能圓夢。

她不甘心就這樣回台灣,選擇繼續留在巴黎寫書、做自己的計畫,為了工作在歐洲、台灣兩邊跑。

2016 年到 2018 年,她勤跑歐洲各國生態影展,觀察其他人怎麼拍攝生態紀錄片,並訪問許多導演、影展主辦單位及各地居民。

她說,身處不同環境的人,會有不同的自然觀,舉例來說,住在阿爾卑斯山下的人對山有敬畏之心,拍出來的影片就帶有莊嚴感;克羅埃西亞和波士尼亞交界的一個小鎮,結束內戰才 20 年,居民還不太相信人,反倒覺得大自然更值得信賴。

她把這些類似旅行文學或札記的所見所聞所思以文字記錄下來,規劃獨立出版。

今年 5 月,李若韻以「水流」為影像創作主題,向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卡爾德爾斯(Calders)附近的永續暨當代藝術中心(CACIS)申請駐村獲選。

她的創作地點位於郊區山野,有一條乾枯的河道,她在 22 天的時間內,以影像和寫生記錄感受,也訪問當地居民對河流的記憶和觀點。

原本創作主題與水流有關,駐村地點卻只有一條乾枯河道。她解釋,當地地形陡峭,氣候偏乾燥,地表少植被,大雨時有湍流,平時就是乾枯河道,她認為這樣也很好,「不能用我定義的大自然去拍,這才叫多樣性」。

她還說:「在台灣拍片有點像是找一些證據,現在希望走向一個我自己不知道的答案。」

李若韻把這 22 天的駐村記錄,剪輯成約 15 分鐘的「那天我們一起沿著大鼻鵝斯河畫畫」影像詩,她覺得自己喜歡這樣的創作形式,未來也會繼續。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