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與琵琶相伴超過30年 林慧寬開創音樂新語彙

圖片來源:pixabay

從 16 歲就開始接觸琵琶,演奏家林慧寬不以演奏古曲為滿足,積極開創琵琶演奏各種可能性,她將在獨奏會上同時展現現代樂曲與琵琶古曲,實驗琵琶新語彙。

林慧寬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傳統為本,這是必要基礎,但古曲再美,也必須有新曲持續展現琵琶的各種可能性,才能滿足當代樂迷,延續琵琶生命。

林慧寬並非科班出身,她在就讀世新期間,去女生廁所之前會經過國樂社,聽見琵琶暢銷金曲「彝族舞曲」,從此愛上琵琶,後從佛光藝術學研究所畢業, 1991 年創立采風樂坊到現在進入文大國樂系專任,林慧寬一直以琵琶梳理國樂與當代音樂,兼顧得宜。至今年過 50 ,依舊不改其志。

獨奏會上林慧寬上半場演出 3 首當代作曲家以崑曲「牡丹亭」為靈感創作的樂曲,編制都是弦樂四重奏加上琵琶。其中鍾啟榮的「夢。亭」以預錄部分崑曲樂段混音加上現場演出,展現夢境與現實的穿越。李志純「魂迴夢轉」以琵琶為主角,代表「牡丹亭」中的杜麗娘,以女性視角出發描繪少女情懷。

董昭民創作的「遊園京韻」以情境出發,琵琶有時描繪蝴蝶,有時又是打更人,偶以琵琶實音與泛音交替使用,加上特有的彈性音,讓樂曲更有韻味。下半場則為兩首古曲,分別為張大森編曲的「塞上曲」以及周成龍創作「西雙版納的晚霞」。

林慧寬曾用小提琴弓演奏琵琶,也可以拿著琵琶走動演出,大概已經沒有甚麼她沒見過的琵琶演奏技法,「現代音樂練起來固然辛苦,但是很值得,大前提是要有開闊的心胸與視野,與作曲家對話。」

說是獨奏會其實過於小看這場演出,上半場有維也納太平洋四重奏(Pacific Quartet Vienna),下半場則有邱誓舷指揮的采風民族管絃樂團共同演出,編制陣容堅強。林慧寬說,傳統與現代在這場音樂會裡可以對話,「這次搞這麼大,我也圓夢了。」

林慧寬琵琶獨奏會將於 10 月 9 日舉行,地點在台北國家音樂廳。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