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無用智齒立大功 3D列印增自體植牙成功率

圖片來源:Pixabay 作者:ProSmile

自體牙齒移植是老技術,但過去因手術時間長,成功率受限;現靠 3 D 列印技術,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保留捐贈齒細胞活性,增加成功率。智齒則是最常見的捐贈齒來源。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顏明良今天在記者會表示,自體牙齒移植是運作多年的技術,在 1950 年代,成功率約 5 成,隨醫療進步,植體存活率已有大幅增加。有植牙需求者,除了人工植牙,也可用自己的牙齒進行自體移植。

顏明良說,常用的自體「捐贈齒」是沒有功能的智齒,藉由改變捐贈齒位置到需要植牙的受贈區域,讓本來功能性低的牙齒變成功能性高的牙齒,且因自體移植費用多有健保給付,費用比人工植牙便宜許多。

不過,顏明良說,傳統的自體牙齒移植是先將捐贈齒完整拔除後,根據捐贈齒形狀在預計植入處修整齒槽骨,讓齒槽骨的形狀與牙根形狀接近,最後再將捐贈齒植入。但因捐贈齒與受贈區牙床形狀不一定可良好吻合,必須持續調整,當手術時間長,捐贈齒暴露在外過久,就會影響牙齒表面細胞活性,導致植入後成效不佳,牙齒未必能用。

為了減少捐贈齒拔除後,反覆修整齒槽骨的等候時間,北醫附醫與北醫大牙體技術系研發利用 3 D 列印技術。移植手術前先利用斷層掃描得到捐贈齒形狀,並用 3 D 列印技術打造出 1 比 1 的捐贈齒模型。

手術時捐贈齒先不拔起,而是用模型在預計植入處修型,等到修整適當大小後再將捐贈齒拔起植入,可以大幅降低捐贈齒在口腔外面的時間,捐贈齒拔除到移植完成最快 3 分鐘以內可完成。

根據統計,捐贈齒拔除後 30 分鐘是移植的黃金時間,移植手術時間愈長,成功率愈低。北醫附醫臨床經驗顯示,傳統自體植牙約需至少 30 分鐘,但以 3 D 列印輔助,拔牙到移植的時間可大幅縮短到 10 分鐘內。

北醫附醫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彭伯宇受訪時表示,自體植牙的好處是便宜,且免除病人擔心人工植體安全性疑慮;但自體移植最大的困難是捐贈牙和受贈牙床吻合,臨床常見不能吻合的狀況,約僅 2 至 3 成病人適合自體植牙。

除了智齒,有些牙齒矯正者的小臼齒也會因沒有功能而拔除,也很適合用來當捐贈齒。彭伯宇說,要當捐贈齒也必須符合條件,不能蛀牙,牙根也不能太複雜。如果狀況不佳,同樣不能移植。

北醫附醫牙科部主任黃瓊芳表示,很多人會去拔掉智齒主要是擔心清潔不易,可能導致蛀牙、發炎,但如果民眾的智齒保養得宜,沒有發炎、蛀牙,並不鼓勵拔掉智齒。不妨保留智齒,等到日後有需要時,本來無用的智齒就有機會立大功。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