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貿易戰變局 台灣紡織業尋找下一個越南

圖片來源:中央社

美中貿易戰衝擊眾多產業供應鏈,不少業者將產線從中國移往越南。原本就在越南設廠的台灣紡織業者搶占先機,卻也感受到排擠效應,已將目光投向下一個越南,積極開拓新藍海。

中國是紡織業製造重鎮,美國現階段對 2500 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服飾大致排除在外,暫時躲過關稅加重的衝擊。但在貿易戰前景不明的情況下,不少成衣廠考慮遷到越南、印尼或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進而牽動紡織業供應鏈。

台灣是機能性紡織品重要供貨來源,獲耐吉(Nike)、阿迪達斯(Adidas)等運動品牌採用。Texworld USA 夏季展和機能性紡織品展(Functional Fabric Fair)本週在紐約舉辦期間,參展台灣業者紛紛談到美中貿易戰影響。

纖維紗線製造商東隆興業總經理游榮利受訪表示,中國是成衣重要生產基地,成衣業者對遷廠與否搖擺不定,品牌商跟著遲疑,往往最後關頭才下單,影響到台灣布料出口,如此情況已持續半年多。

越南因紡織品出口享關稅優惠,過去幾年成為不少台灣業者新開闢的生產基地。美中貿易戰開打一年多來,越南承接訂單的角色更加吃重,成為多項產業供應鏈變遷下的受益國家之一。

台灣紡織業拓展會秘書長黃偉基認為,越南明年接單可能還會增加,但長遠而言「加不上去了」。

黃偉基表示,越南人口約 1 億,比廣東省還少,在電子、機械和塑膠等產業紛紛湧入的情況下,越南人口紅利逐漸縮小,不可能完全承接中國失去的訂單,原本在越南設廠的投資者還可能感受到購地、招工更加困難的排擠效應。

成衣廠旭榮集團 5 年前有感於中國生產成本提高,規劃在越南設廠, 2 年前開始量產。隨著越南成衣需求與日俱增,旭榮國際行銷部副總經理吳仁孝慶幸當初及早布局,如今業績「不只不錯,而是太好了」。

但他話鋒一轉指出,在越南生產已遇到瓶頸,缺工問題日益嚴重,感覺沒有想像那麼好,「我們現在看哪裡是下一個越南」。

潤泰集團旗下成衣事業近年減少台灣生產比重,把越南當作重要生產基地,也感受到美中貿易戰促使供應鏈移往越南的效應。

潤泰業務部協理吳雪琴表示,廠商預期中國貨品未來將被加徵更多關稅,一窩蜂往越南跑,潤泰已將柬埔寨、緬甸和衣索比亞等非洲國家列為設廠候選地點。至於台灣,楊梅廠雖因生產成本高昂而在 4 月熄燈,但未來成衣自動化生產技術如成熟,不排除回台投資。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