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傳承下來的經驗已無法因應多變天氣,台東青農魏瑞廷在稻田裡裝設微氣候監控,讓他種植的稻米,獲得更適切的照顧。
池上青農魏瑞廷這 2 天忙著在稻田設置「氣象站」–微氣候監控器,掌握田間氣候的變化,給予適切的照顧。
魏瑞廷說,近幾年氣候變遷越來越劇烈,跟老農夫學來的經驗已無法因應多變天氣。以 4 月來說應該是春暖花開,依老農的經驗 15 至 20 日下一次肥即可。但今年卻是詭譎多變又濕又冷,然後又是連日高溫,造成農民法則大亂。
該補充肥料時,因連日低溫稻苗成長停滯,造成肥料無法吸收;然後又是高溫,導致肥料分解循環迅速,造成養分過剩,在這個情況下再遇到高濕,不通風時,就會引發稻熱病疫情,這也是今年稻熱病疫情嚴重的原因。
魏瑞廷表示,這現象凸顯出極端氣候下台灣農業正面臨艱鉅的挑戰,因此能夠即時監控農地氣候非常重要。這 2 天和專業農業氣象團隊「阿龜微氣候」合作,在池上禾穀坊的稻田設置微氣象站。
微氣象站可以即時掌握田間氣候,透過科學方法蒐集稻田資料,經資料分析提供農務建議,何時適合施肥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以及掌握田間氣候,及時預防可能發生的疫情。
魏瑞廷表示,極端氣候下,過去的耕種經驗已無法累積有用的參考數據,智慧農業已是全球趨勢,區塊鏈導入稻米除解決食安問題外,結合大數據的運用分析,能夠幫助農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提高作物產量並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利用資源,透過科技務農的思維,擺脫農民看天臉色吃飯的宿命。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