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洪啓堯專欄》與「韓粉」共存是健全民主國家的日常

圖片來源:中央社

2018 九合一大選後,全國曝光度最高的縣市首長,當屬高雄市長韓國瑜。他挾著 89 萬多票的得票數,成功將高雄「綠地變藍天」。即便當選後的政策辭令與內容,常上演「自打臉」或「被打臉」的戲碼。但在某些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仍是讓「韓流」從去(2018)年 9 月不斷發揮至今日,更也因此出現了一票所謂的「韓粉」。

韓市長在選前的政策辯論中,強調不可以在思想上投降。有了思想,就會有所行動。因此,韓市長的一些政見,將如實兌現或只能瀟灑地跳票就留待日後檢視。而在我們引頸期盼韓市長如何在高雄大幹一場時,韓粉們也在網路上四處替韓市長辯護。但細觀其言詞內容,筆者相信很多人已發現許多不妥之處:以特定媒體餵養的「待釐清的資訊」攻擊與其立場相左的言說者,也常用相當粗暴而無討論空間的詞彙謾罵他人。

但筆者想指出的是,這些行為背後,其實體現了一種法西斯的反動特性;一種威權黨國所遺留下的餘燼。

韓粉怎麼構成的?

「粉」,通說是從英文 fans 中音譯成「粉絲」並取詞首而來。在學術社群中則以「迷群」(Flock)來框定粉絲這類群體。依文化研究之觀展典範(spectacle performance paradigm)來解釋,「迷群」是一群「取用特定符號意義來標定自身,並藉以區分我群跟他群,進而從中產生認同感、歸屬感,甚至是優越感」的群體。白話文就是,「我XX,所以我驕傲」。這也是筆者在討論各種社會行為者如何展演其群體認同的特性時,常使用的概念。

韓國瑜標語,高雄市議員候選人成立競選服務處活動現場實景。
芋傳媒資料照片

從上述概念來看韓粉的產生。這次 2018 的九合一地方選舉過程中,一些人或媒體,在韓國瑜氣勢抬升後,將韓國瑜在選舉過程中的一言一行與行為結果,賦予政治強人的意義。同時,再把韓身上的一些特徵(比如說臉型輪廓和禿頭)與蔣介石連結。「韓國瑜」這個符號有了「強人」與「歷史」等元素的灌輸後,形成一個有意義的符號,然後經由特定的大眾媒體與社群媒體的傳播。而韓粉,於焉成形。

常有韓粉拿蔣中正與韓國於相比。
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取用某些文化、政治符號來建立認同感本身沒有甚麼問題。可問題就出在這些文化或政治符號所蘊含的社會意義,是否傷害整體社群欲追求的目標與價值。

所以,韓粉取用的政治符號有什麼問題?

台灣基本上可以被視為一個大型社群,該社群從以前到現在不斷往民主、自由的方向走。因此可以判斷,民主與自由,是台灣這個社群的共同目標與價值。但從上述韓粉的形成過程中,便可發現,他們取用的政治符號(人物)都與法西斯的特性相連結。一開始筆者接觸韓粉的言論,乍看會以為他們所乘載的價值與關注的議題只有:不能說崇拜的政治強人的壞話、供奉一位救世主,還有,賺錢。這看起來非常單純(這也為甚麼筆者認為他們確實是蠻純的一批「粉」)。但仔細探究會發現,他們拒絕討論其他議題,以身為韓粉感到驕傲,堅信、期待這位救世主將會維護他們所屬階級——小資產階級的利益。

是不是很有既視感?

幾十年前的台灣,不也是崇拜單一政治人物,拒絕思辨,並拒斥、壓縮其他社會議題的討論,只在意「自己的經濟發展」,並以擁有單一民族身份(中華民族、正統中國人)而感到優越?

只是差別在於,後者是國家由上而下進行制度設計所形成的法西斯社會;前者在民主化後,由下而上接收了這種內含法西斯特性的威權遺緒,並以帶有這類色彩的「強人政治人物」為崇拜對象。而法西斯對民主自由及各種社會議題的討論空間的摧毀,相信大家應該不陌生。包括:言論思想箝制、掌權者權力無法制衡。更重要的是,民生需求的市場容易被壓縮,隨時被導向只替國家(少數政治與資本菁英集團)服務的國家資本主義,造成國家與社會在面對外在巨變後失去應對的靈活性。

前總統蔣中正在 RF-101 偵察機前。
圖片來源:中央社

所以,用來建立自身認同的符號內涵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取用的符號本身內建反動特性的元素,例如,法西斯,那對於致力於追求自由民主價值的社群來講確實是種傷害。這也是為甚麼那麼多的「粉」,筆者卻對於「韓粉」的存在特別關注的原因。

小結:另種思考——「韓粉」在民主國家中的位置

「韓粉」現象,在民主國家中應視為是種正常的存在。比如說在美國或是歐洲一些民主國家也存在極右派的聲音與群體(註:學界一般的分類,法西斯被放在極右派那一端)。這是因為民主國家的特性,除了能夠定期撤換執政者之外,最重要的,是容許一個社會中存有各種擁抱不同價值觀的社群。

越健全的民主國家,容納各種價值觀並陳的制度設計就越完善。

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中,何種社群的價值觀較與時俱進,較容許各種議題並陳於同一平台中討論,則更易吸納社會各類階層的行為者。如果有單一社群的價值,無論甚麼原因,逐漸擴展到威脅整體社群所追求的共同目標,便會受到其他相對具思辨張力的群體的箝制,甚至可能進展到某個時期,成了一旁玩沙的邊緣聲音。這也是為什麼在台灣,法西斯社群仍會存在,卻不至於暴衝到一舉掌控整個國家機器。

圖片來源:中央社

小補充:如果想閱讀更多的例子,除了觀察台灣這幾年的民主發展,筆者建議也可參考一下 1933 年經濟大蕭條的美國,為何不會走上法西斯政權一途的歷史原因。這段歷史軌跡,值得與這次的韓流現象一併思考。

相關文章: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