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終生堅持反共與平反六四 《余英時回憶錄》看歷史學家的養成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報導)享譽國際的史學家余英時,堅持反共、平反六四的立場向來為人所知,去年 11 月在台灣出版的首本回憶錄,講述個人生命與時代的變動,深受各界重視。在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今(13 日)邀請中央大學歷史所教授蔣竹山,分享他們作為資深編輯與新一代研究者的閱讀心得。

余英時回憶錄分享會。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余英時生於 1930 年,祖籍安徽潛山,畢業於香港新亞學院、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師從國學大師錢穆與當代漢學泰斗楊聯陞。他也歷任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學院校長與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2001 年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重要著作包含《歷史與思想》、《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與《朱熹的歷史世界》等。

關於著手撰寫回憶錄的原因,余英時在書中自序寫道:「出版這部『回憶錄』的另一動機:拋磚引玉,激起更多學人追憶往事的興趣。如果允許我再有一個奢望,我想說:我在《回憶錄》中所記述的個人學思歷程,無論得失如何,也許可以獻給新一代求學的朋友們,作為一種參考。」

由允晨文化出版的《余英時回憶錄》。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參與余英時回憶錄分享會的民眾。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大學時代深受余英時著作影響的蔣竹山,他指出,余英時撰寫回憶錄的方式也與大部份學者不同,看似是在描寫個人,但其實跟時代有所呼應,是「以小見大」,這與英國史學家霍布斯邦的回憶錄《趣味橫生的時光》風格類似。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還能看見一位歷史學家的養成過程,余英時不僅有天賦,又非常用功,以及在各個時期受到的影響。

蔣竹山也提及,《余英時回憶錄》分為三個階段,包含 1937 年至 1946 年的鄉村生活、1946 年至 1955 年的大動亂中流浪、1955 年至 1962 年的美國學院進修。在第二個階段,余英時在香港碰到錢穆,不只接觸學術研究、各種理論與思想,也在報刊雜誌投稿,書寫當時知識份子如何看待共產黨崛起、五四運動、自由民主議題與這個變動的時代。

中央大學歷史所教授蔣竹山。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廖志峰感性說道,這本書緣起於中國記者李懷宇對余英時的詳盡訪談,後來余教授才考慮自己撰寫回憶錄,這中間花了 7 年時間。2017 年左右,余教授特別致電告訴他,不用擔心,這本書會交由允晨文化來出版,自己聽了非常感動,因為這是他從事編輯 30 年來,做到一本幾乎不可能做的書,卻又突然掉到自己眼前,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余英時教授以第一人稱書寫,無私分享他個人的閱讀、成長與人生轉折,對於年輕世代的史學研究者來說,非常重要。」廖志峰表示,這本書非常難得,一位高齡近 90 歲的史學家以最嚴謹的態度,一個字一個字親筆書寫,看似是學術研究的書籍,閱讀起來卻相當平易近人,沒有學術的賣弄,他作為一個非歷史本科的學生,讀得很開心,好像一個前輩在書房裡頭與你對談。

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余英時回憶錄” book_author=”余英時” book_publisher=”允晨文化” book_publish_date=”2018/11/01″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2/636768306769007500.jpg” book_link=”http://www.asianculture.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9159&Category=65796″ book_link_text=”允晨文化” ext_link_1=”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4409″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 ext_link_2=”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0792724259&kw=%E4%BD%99%E8%8B%B1%E6%99%82%E5%9B%9E%E6%86%B6%E9%8C%84&pi=0#” ext_link_text_2=”誠品書店”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