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賴彥丞專欄》私刑社會非正義——唯有強大公民素養,才能減少真暴力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最近三起掌摑事件均引起台灣各界強烈的反應:首先是本月 12 日晚間網路上留出的家暴影片,一個已喝醉酒的父親竟然只因兒子買回來的肉圓沒加辣就甩了兒子巴掌,之後妻子為兒緩頰還反遭痛毆;就在影片引發全民公憤的隔日,數名鄉民肉搜出這名施暴父親的住處個資,跑至此地對「肉圓爸」賞巴掌動私刑報復之;22 日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關懷演藝人員春節餐會時,在逐桌敬酒時突然遭到資深藝人鄭惠中因不滿其「去蔣化」當眾搧巴掌,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還以「肉圓爸」案例亂扯護航這樣對鄭部長的暴行是「官逼民反」遭各方撻伐。

圖片來源:截自郝龍斌臉書

這三起掌摑之私刑暴力均顯示施暴的當事人情緒控管上的失能。首先,根據「肉圓爸」事後的說詞,其坦承平常「教」小孩的方式就是用打的,而後又流出該父平時的「管教」影片當中:兒子不過是寫功課時不小心發呆了,被其發現後就是一陣棍棒伺候,每一次揮下去都發出響亮聲響,可見施暴力道之大;每一次孩子的痛哭哀求停止,更可見皮肉痛感之深。

先前爆發幾起家暴事件,在媒體推波助瀾渲染之下,許多人藉私刑正義之名滋事,不少暴力犯罪前科者也加入毆打、圍堵施暴者的行列。
圖片來源:中央社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國內知名藝人宥勝的爭議言論「華人小孩非常需要被揍」,實際上現今台灣許多家長的「管教」子女方式仍不脫打罵教育的模式,以暴力要求子女遵從其意志與己身認為的「規矩」,這跟昔日「不打不成器」之老一輩舊有封建教育思維當然有很大關聯。然而這樣的暴力教育即便能達到一時「糾正」的效果,卻會帶來可怕的副作用:孩子從大人的行為中所學到的卻是「必要時使用暴力也沒關係」的意涵,他們有可能在日後長大成為不自覺施暴加害他人的潛因子。

政府若有心要避免層出不窮的家暴事件,就該從教育下手,加強親職與情感教育,讓家庭成為真正的避風港而非暴力夢魘。

再者,民眾對該父的私刑也是不該為之的暴力。私刑者施暴時總拿「人民不信任司法」當藉口合理化自己的暴行,然這確存在很大的謬誤:如果有人因不信任司法就可以任意逾越法律施暴於他人,那麼汽車駕駛因不信任交通規則就可以任意行進而不顧紅綠燈指示、士兵因不信任長官就可以不服從命令……,如果凡事都可「比照辦理」的話那我們的社會能不亂嗎?

台灣是法治國家,以暴制暴的方式是不被允許的違法行為,私刑之舉不但阻撓檢警調單位辦案腳步,更對社會風氣與治安造成不良影響。若真有心杜絕家暴,與其對個別新聞事件發生時才來義憤填膺,不如平時多注意周遭人的異樣並協助通報來得有效。

最後談那記打在鄭部長臉上的耳光,施暴者的理由實在荒謬至極。鄭惠中拿蔣介石與鄭麗君對比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殊不知蔣介石在台灣大搞白色恐怖讓無數老百姓家破人亡的「種樹」之舉是其不可抹滅的歷史惡行,鄭部長落實轉型正義不過是還給那些當初遭受國家暴力卻無法申冤之受難者及其家屬一個最基本的公道。

統派份子鄭惠中以反去蔣化為由,在餐會上出手掌摑文化部長鄭麗君。
圖片來源:中央社

鄭姓資深藝人「這樣子打她是剛好而已」之言,更是凸顯威權政治與崇拜的特點:不聽命就以暴力對付,美其名曰「剛好而已」。

其在他人毫無防備下甩巴掌就轉頭開溜,心虛的鼠輩行徑顯露無遺。

私刑掌摑頻頻發生,不斷出現暴力循環正是社會對暴力的冷漠甚至鼓勵,所以我們要對暴力採取零容忍的態度,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應該予以譴責,除了法律的制裁外,更需要加強教育這些人的情緒控管,唯有強大每位公民的素養,才能逐步邁向零暴力的社會。

相關報導: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