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蔡瑞月國際舞蹈節 《不被愛的女人們》省思威權壓迫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報導)2018 蔡瑞月國際舞蹈節將從 11 月 1 日起,連續 4 天在玫瑰古蹟演出多支人權議題舞碼,迎接《世界人權宣言》發表 70 周年。今(17 日)舉辦搶先看記者會,演繹美國人權舞蹈家埃立歐.波瑪爾(Eleo Pomare)經典作品《不被愛的女人們》片段,期盼舞蹈節能像一道穿越地平面的曙光,引領人們走過黑暗,省思政治強權帶來的壓迫、束縛與牢籠。

美國人權舞蹈家埃立歐.波瑪爾《不被愛的女人們》。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波瑪爾曾於 2005 年在華盛頓甘迺迪中心獲頒表演藝術類「非裔美國人編舞大師」殊榮,共有 3 支經典代表作獲得美國舞蹈節典藏,而完成於 1967 年的《不被愛的女人們》更是其代表作之一。《不被愛的女人們》文本來自西班牙劇作家羅卡(Lorca)《白納德之屋》,並結合黑人前衛作曲家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的音樂,備受矚目。

《不被愛的女人們》講述西班牙的傳統民俗,親人過世後必須守喪 5 年,劇中喪夫的寡母將 5 個女兒封鎖在屋子裡守喪,大姊的未婚夫進入這個家庭後,與么妹激發出情慾追逐,掀開了權力、慾望與殺機的潘朵拉盒子。同時,內容也影射當時西班牙天主教的威權,對信眾的生活與信仰具有絕對權力壓迫性,更指涉西班牙獨裁政權,控制著周邊島嶼的殖民關係。

《不被愛的女人們》講述西班牙的傳統民俗。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不被愛的女人們》影射西班牙獨裁政治。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蕭渥廷表示,《不被愛的女人們》所影射的西班牙獨裁政權,讓人聯想台灣在歷史上一直遭受到被殖民的壓力。舞劇中的母親也手握權杖,不時敲打地面恫嚇、時時監控著她的女兒們,就如同環繞著台灣的列強。

「舞蹈雖然沒講話,但從舞者的表情、動作與服裝,可以看到充滿某種壓迫、悲歌與衝突。」詩人李敏勇評論道,對台灣觀眾來說,《不被愛的女人們》也特別有意義,因為台灣人經過很多苦難與不合理的體制,很多人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犧牲奉獻。透過舞蹈演出,觀者不僅能獲得美,也可以感受到活下去的目的與希望。

受邀出席記者會的詩人李敏勇。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澳洲舞蹈家陶曼為難民發聲

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女士以玫瑰古蹟為基地,深耕台灣舞蹈藝術超過半個世紀。蔡瑞月國際舞蹈節自 2006 年開辦,今年邁入第 13 屆,演出舞碼除了《不被愛的女人們》外,也包含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的經典舞作《追》、澳洲舞蹈家陶曼(Elizabeth C. Dalman)今年新編的《難民》、日本已故舞蹈家折田克子的經典《間奏曲Ⅱ》,以及日本現代舞之父石井漠的《白手套》等作品。

澳洲舞蹈家陶曼的作品大多圍繞在人權議題,曾多次率領舞團來台演出,今年受到蔡瑞月文化基金會委託,創編最新舞作《難民》,表達數以千萬計的人們因爲戰爭、饑荒、環境災害等因素,逃離他們的家園,成為難民,而難民也是每個人必須共同省思與關懷的議題。

澳洲舞蹈家陶曼於記者會致詞。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陶曼表示,目前全球約有 6800 萬難民,大多來自開發中國家,半數難民年齡低於 18 歲。身為澳洲人,她對於澳洲政府的難民政策感到非常羞恥,當難民來到澳洲,卻被安置在兩座小島,有很多難民在那裡居住六年之久,世界聯合國組織督促澳洲正視此議題,她也期盼將《難民》分享給台灣觀眾。

蔡瑞月國際舞蹈節

  • 時間:2018 年 11 月 1 日(四)至 11 月 4 日(日)
  • 地點: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48巷10號)
  • 兩廳院售票系統 : https://goo.gl/xrBGnh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