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員馬侃遺體今天停柩在國會山莊供民眾悼念。馬侃因為堅持信念,讓不分黨派政治人物與民眾同聲稱許,也意外讓因政治理念分歧而混亂的美國社會,再度凝聚。
美國共和黨 2008 年總統候選人、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越戰英雄馬侃(John McCain),8 月 25 日因腦癌辭世,享壽 81 歲。
十分友台的馬侃是美國資深參議員,為表彰他的貢獻,他的遺體今天停柩在國會山莊圓頂大廳(Capitol Rotunda)供民眾悼念。美國歷來僅有 30 位公民獲此禮遇,馬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但若翻開 2008 年時的美國自由派媒體報導,會看到迥然於現在的馬侃。
一位長期觀察美國政治的記者說,攤開這個禮拜對馬侃的報導,再比較 2008 年總統大選時自由派媒體的言論,「你可能會以為報紙上說的馬侃是兩個人」。但他坦言,「美國現在需要一位凝聚民心的重量級政治人物」。
馬侃曾於 2000 年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敗給小布希(George W. Bush),2008 年捲土重來後雖獲提名,卻輸給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Barack Obama)。這2位阻斷馬侃總統夢的美國前任總統,明天將於華盛頓國家大教堂(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舉行的追悼會上致詞,哀悼馬侃辭世。
美國自由派媒體在 2008 年總統大選,對尋求總統寶座、卻選擇極具爭議的培林(Sarah Palin)作為副總統人選的馬侃,可是沒有半句好話。種族主義者、年邁昏庸、脾氣暴躁…等字語,經常出現在和馬侃相關的報導中。
為美國公眾服務超過 60 年的馬侃,在給美國的最後一封公開信上,坦言自己曾犯過錯,但希望對國家的愛能夠彌補這些錯誤。
他在公開信中說,身為驕傲的美國人,死的時候也同樣驕傲。美國有 3 億 2500 萬各執己見、喧嚷不休的國民,但彼此的共同點始終遠超過歧見。度過挑戰後,將比先前更為強大。
對信念的堅持,讓馬侃在辭世前,不惜冒著同黨同僚或選民抨擊的可能,多次公開抨擊美國總統川普。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堅持,讓馬侃在辭世後,獲得來自民主與共和兩黨政治人物與民眾的讚許與懷念。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